伊予國的出世到衰退—道後公園・湯築城

  
相簿:'11 四國D5-愛媛松山
 
 
雖然手機鬧鈴設定八點,不過因為寢室裡的人在七點半就全出去了,門一直開開關關的,我的床又剛好在門邊的上鋪,所以在七點半多一點就醒了。
 
準備好之後在一樓的公用電腦將一張4G的記憶卡檔案轉送到隨身硬碟裡,然後就前往道後溫泉站。
 
雖然第一個目的地道後公園站跟道後溫泉站步行時間不到十分鐘,但因為我想蒐集一日卷而且本來就會用到所以還是坐電車了。
 
因為我的下一班列車就是「坊ちゃん列車」,所以下車的時候剛好看到他急駛而過。
 
沒搭的原因是因為搭他要加錢,而且沒有停道後公園站。
 
一下車從路面電車站就可以看到湯築城的旗子,再往前一點在入口處還有「國史跡 湯築城跡」的牌子。
 
我想,不知情的人應該不會知道這裡其實叫做道後公園吧。
 
進公園之後右手邊的建築就是湯築城資料館,入場免費。裡面除了介紹必備的歷史跟歷代領主,還有各種在這裡的出土文物。
 
從十四世紀開始伊予國就一直是河野式的領土,一直到1581年長宗我部元親為了統一四國出兵攻打,但當時伊予仍屬河野氏領土,最後在1585年豐臣秀吉為了討伐四國派小早川隆景攻打伊予,一個月後終於落城。
 
這不但是毛利家領土最大的時期,也是毛利氏勢力唯一一次突破中國地方。
 
在這座資料館的底下剛好是當時的垃圾場,也發現了當時的人其實就有現代人紙杯紙碗這種東西的觀念,宴會時因為杯盤的需求很大量,清潔又麻煩,會使用土而非陶燒製成食器,因為沒有繪圖沒有上釉所以成本不高,使用完後就直接丟棄在這個坑裡。
 
據說這個垃圾場出土時不只破損的食器,還發現了不少魚骨跟貝類等廚餘遺跡、還有破損的高級陶器。
 
道後公園最早是植物園,後來改成動物園兼遊樂場,一直到某一年偶然間發現這裡似乎有許多歷史文物,所以動物園跟遊樂場被轉移到松山市外的一處空地,2002年被指定為國史跡之後,開始挖掘以及復原各項文物。
在資料館裡跟義工婆婆聊了不少天,因為他去過台灣也聊了不少關於台灣的事,還把其實是拿來賣的明信片送我。
 
他一直抱怨日本,說愛媛縣政府給了錢復原一半就丟著不管了,也不準他們收門票,現在其實很窮所以才要賣周邊什麼的...
 
還有提到二戰,他一直重複要讓世界和平就得靠我們這些年輕人了。
 
「做過的事做的人會忘記,但被欺負的那一方永遠不會忘記。」婆婆最後說的這句話令我十分印象深刻。
拿著滿滿一疊說明跟明信片還有其實應該是給小朋友集印章的單子之後我離開了資料館,順路往復原區域的武家房屋前進。
 
所謂的復原區域是依照當時地上的石塊跟坑洞來判斷房屋的隔間以及水池,然後在那個地方用類似的工法重建。
 
第一間復原的武家房屋裡面有等身大的人物模型,從模型的服裝跟動作可以看出當時住在這裡的人的地位以及生活形態;而第二間雖然外觀有照實復原,但內部就是一般的有冷氣的展示室。
出土文物裡竟然有有貓腳印的盤子碎片,想必當時的人看到時應該也很驚訝吧。
 
繞了公園半圈離開復原區域後,問了在掃落葉的阿伯如果要上山該往哪裡走,然後就準備登城了。
 
雖然在資料館拿的地圖顯示總共有四條路可以上山,但從當時的位置最近的就是大手門正前方岩崎神社的登山口,而且從這裡上去然後從石造湯釜的地方下山正好縱斷道後公園,這樣也比較多東西可以看。

岩崎神社據說供奉的是蛇,剛好自己也屬蛇,一如往常鞠躬之後繼續前進。湯築城雖然是平山城,但標高只有71m,而且是丘陵,所以很快就到頂了。
 
在到本丸跡之前會經過動物園時期就有的展望台,因為想說沒人在上面大吼大叫之後突然發現有三個人從本丸跡的方向走過來...想說「算了,反正沒人認識我。」但還是很丟臉所以全力衝刺跑向本丸跡。
 
湯築城的本丸已經什麼都沒有到連石垣都幾乎看不到了,甚至唯一的石碑還是因為皇太子來過才建的。
山上沒有像郡山城或岡豐城的那種石柱,連「湯築城跡」都是電腦刻字作成的像看板一樣的東西。
 
下山經過石造湯釜拍了幾張照片,回資料館把集滿印章的單子跟另一個義工阿伯換了武家屋敷的紙模型。
 
就在跟阿伯告別,對方客套的跟我說希望我可以再來之後,就離開湯築城,準備搭上往松山城方向的電車。

 

コメント